Saturday, May 6, 2023

要做事情,就不能单看结果

课堂评估自执行以来,老师们除了发现不必出题外,试问还有什么不同?

  • 为什么感受不到学生当学习主人翁情况?
  • 为什么感受不到差异教学的独特?
  • 为什么出现了学习水平与学习标准的落差?
  • 为什么老师们觉得特别疲惫?
  • 为什么停留在看着孩子们的课业来评估孩子们的学习水平?

有个大家也许不是很喜欢的答案:支离破碎

        我们就从老师编课说起。打从教育改革自2011年 开始,老师们编课就需要拿着课本和标准学习内容标准文件DSKP进行对照。当年,笔者也吃了不少苦头,但当年笔者年幼无知,看不见这更大的格局,只知道,那些JU再三提醒,一定要进行参阅啊,不然就乖离了标准学习内容的了。

        这么一来,就从2011年到2016年度过了5年。后来,KSSR / KSSM Semakan 2017年的出现,当中又有数不清的视频和JU,再三提醒,一定要参照修改后的标准学习内容文件(DSKP)。

        一眨眼,到了2023年,6年就这样过去了,试试问问每一个老师,除了奇葩的学生家长、学生的林林总总问题,以及那些有的没的学校行政(有的学校行政人员就是让老师们真的很头疼)安排,让大家莫名其妙的度过了。但,有看见提前退休老师人数有减少吗?

        在备课的时候,当老师进行对比时候,是看着课本或作业,然后看着标准学习内容,再与标准学习水平以及标准学习水平诠释进行处理。

        来到这里,你试想像,只是编写一堂课的教案,都要这样了,别说老师,观众看了都可能觉得累。

        所以,有没有其他办法改变这样的情况?

        看看现有的课堂评估记录。它是非常被动的。学校都有要求老师们保存记录学生的学习水平,但这学习水平的诠释是什么?除了一堆数目字,代表了什么?

        更甚的是,有时候,就连学习内容是什么都可能只有编号而已。最后又是拿着标准学习内容看着填写,   要叫老师们如何快乐起来?叫孩子们如何变成学习的主人翁?

        想要孩子们变成学习的主人翁,就先要把学习的主权交给孩子们。但这之前,老师们就要有办法概括一个单元要掌握的学习水平,再依据孩子们的学习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水平进行啊

        但很多时候,都是老师进班,跟着那没有什么意思的全年教学计划以及和现实脱节的计划进度教课。这样一来,出现了什么情况?

  • 哪来的孩子是学习的主人翁?
  • 哪来的老师是facilitator 的功能?
  • 所以在课堂上,老师们到最后还是变成provider的角色

但,如果:

  • 有办法让老师们概括学习单元的技能与水平,
  • 有办法让孩子们选择想要达到的学习水平与表现
  • 有办法记录下来
  • 能够有一种可以完全满足以上要求的文件,事情会不会变得不一样了?

好,现在试想像以下的情景:

  1. 老师们进班讲解单元概括
  2. 孩子们拿着同样的列表
  3. 了解后,孩子们选择列表里的学习水平
  4. 之后大家记录起来(谁是主人翁?)
  5. 之后就是依据选择的,朝目标前进。老师的角色马上改变由提供者主导者变成引导者。

            你看见这样的转变,在教学的内容,方法,策略和程度差异的改变吗?是不是马上显而易见?因为每一个孩子的选择未必相同,因材施教的画面油然而生,你看见了吗?

        这一切,为什么早前就不能发生呢?因为大家忙着记录,而不是把焦点放在学习的过程中啊。如果你老实回想起来,那些教育部教育局的官员,甚至是学校行政人员,都苦口婆心提醒老师们一定要记录下来,一定要依据孩子们的学习记录下来。偏偏就没有人提醒记录的工作,是学习的成果,是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难不成,这就是学习评估吗?

        记录学习成果是学习结果。不是学习的开始。一开始就把先后秩序和轻重都给搞错了,还谈什么教育改革?

大家就老老实实地回想一下之前的课程:

  • 有没有任何官员或JU提及这样的改变?
  • 有没有任何一方帮助老师们整合这些支离破碎的备课过程?
  • 那些老是着重在视察的,有没有真正了解这些事情而给予老师们真正需要的支援呢?

表面上看,孩子们怎么可能当学习的主人翁。老师们怎么能做到学习差异,如何栽培学习的META COGNITIVE等。很多官员忽然就找出了差异教学的方法(内容差异,传递差异,指导差异,作答与表现差异等等),但终究未能做到:孩子是学习的主人翁、让老师们有更大的自主权、以及支援老师们在备课时候面对的挑战(哪一个老师不告诉你编课后觉得虚脱的,恭喜你有个好老师)

        Don't get me wrong, 会抱怨感觉虚脱的老师,都是用心编课的老师。不然哪里会感觉虚脱。但请别合理化这让老师们感觉虚脱的就是正确的方向或步骤。虚脱的老师不会是开心的老师,反之。

        但如果把步骤和程序都弄对了,你说,我们可以少走多少冤枉路了呢?


共享共勉


后编:

目前在编写着可以融合标准学习内容,标准学习水平以及标准学习水平诠释的课堂评估记录。待完成后,将连同使用方法,一并与大家共享。

        由于笔者心直口快,加上对工作有要求,所以不得人心,所以这编写表格的工作进度缓慢(其实是心疼老师们辛苦,没有劳烦老师们啦)。盼望大家见谅。

But,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试想像:

开启文件后,我看见学生名字,看见相同的学习内容(肯定是概括在一起啦),看见这些学习内容的6个水平以及每一个水平的诠释。

        目前就分享到这里。设计的工作不简单。笔者还在头痛着:设计好的表格,要单独科目储存,还是依据年级,但结合全部科目储存这个技术问题。

        想法很简单,但做起来一点都不容易的工作。希望有可以完成的一天。共勉。

重点介绍

学生课堂评估/学习进度记录

学生课堂评估/学习进度表格 样本即日起将透过 学生课堂评估/学习进度记录专页 传递。 特此告知 。(日后所有更新将在专页处理)            俗称rekod perkembangan murid (以前称为rekod transit)的东西。信息工艺TMK的部分,在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