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管理系统.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管理系统. Show all posts

Thursday, October 9, 2025

资源中心借阅系统-完结篇

        前面两篇(《资源中心系统-前言 (资源中心有窘境吗?)》,《资源中心系统-中篇-谈流程》),我们讨论过了资源中心系统的需要和流程的改变。今天我们来讨论究竟要如何设计这样的系统,造福资源中心老师、改变资源中心管理员(学生)的角色(不再只是低头扫描登记借阅书本而已)、以及让学生本身、师长、管理员“看见”资源中心里的各种数据。

        这系统的构造,非常简单。下面,我将逐步解说。我会使用谷歌表格加上编号,以及相对的使用Google Sheet加上一些说明,方便大家“看见”系统设计的背后与运作情况。举凡有谷歌表格的,就是学生/用户会看见的界面;而仅有Google Sheet的,则是后台的页面与运作。

备注:谷歌表格和Google Sheet都是可以点击检查测试的实际链接哦,尽管点击测试吧。

  1. 谷歌表格1/ Google Sheet 1:记录资源中心人流量。谷歌表格可以自行完成统计,然后在提交后直接显示的。
  2. Google Sheet 2: 依据年份,记录所有学校的学生和老师资料。为什么记录起来呢,因为要更新谷歌表格2,那就是用户使用的借书/还书表格点选项。
  3. 谷歌表格2Google Sheet 3: 记录资源中心各种藏书的数据如ISBN编号、作者、出版商、出版年份、页面、精装版还是纸装版、价钱、数量等。这一页,也是为后面的分析功能做好准备的。
  4. 谷歌表格3/Google Sheet 4:借阅或还书表格。这表格,将记录学生到资源中心的目的,是为了借书还是还书,只记录班级、姓名、借阅或归还的书本的ISBN,以及书本的状态。
  5. Google Sheet 5:各种数据的分析。
所以,基本上,资源中心系统就是:3张谷歌表格,5页Google Sheet。我们进一步讲解各页面的一些功能或要采集的数据。

  1. 功能:记录到来的班级、人数。仅此而已。
  2. 表格格式:Drop Down,以及人手输入。
  3. 建议执行人:班长或副班长或带领老师。
  4. 显示方式:学生看见谷歌表格,但也以Google Sheet显示在档案第一页中。
  5. 工作方式:前台,学生必须和它交流互动的。
  6. 需要资源中心老师每天开启和关闭的表格。
  7. 更新次数:学校没有增删班级的话,完全不必更新了
  8. 更新之后:更新谷歌表格1的班级选项即可

  1. 功能:依据年份,记录各班级的学生中英文姓名、性别、种族(基本上是从班级名单直接拷贝粘贴即可)
  2. 这页也是要更新谷歌表格2(借阅或归还表格)的学生班级和名字 Dropdown选项。
  3. 这页方便资源中心老师随时增删新生或转校学生数据。
  4. 显示方式:Google Sheet
  5. 工作方式:后台
  6. 完全不需要资源中心老师每天开启和关闭。
  7. 更新次数:除非有新生前来或学生转校离开,否则每年更新1次
  8. 更新之后:更新在借书还书表格中的用户名单即可

    1. 功能:记录资源中心书目资料。
    2. 显示形式:谷歌表格或Google Sheet
    3. 工作方式:前台或后台
    4. 若要让多人同时处理新书记录的工作,建议采用谷歌表格界面。若尚可应付,建议采用后台处理即可。
    5. 不需要资源中心老师每天开启和关闭的表格。
    6. 记录:ISBN编号、书本名称、出版社、出版年份、价钱、来自(添购、捐赠)、数量(方便统计价值)等任何资料。
    7. 云端方式显示,资源中心老师或学生,可以随时更新=提高新书上架时间。
    8. 最大优点:可多人同时处理(表格会自动记录多人同时提交的数据和资料)、大大缩短记录新书所需的时间。
    9. 更新次数:随时。
    10. 更新之后:更新在借书还书表格ISBN编号选项名单即可
    1. 功能:记录借书与还书事项。
    2. 显示形式:谷歌表格
    3. 工作方式:前台
    4. 资源中心老师每天开启和关闭表格。
    5. 记录:借书还是还书、班级、姓名、性别、种族、书籍ISBN号码、书籍状态。其中,性别、种族不是必要的资料。
    6. 建议置放书本状态是要培养学生对借阅或归还书籍的一种态度培养。
    7. 表格流程非常简单,最基本/简单的流程为:目的 (借书还是还书)> 输入姓名 > 输入书本ISBN > 输入书本状态 > 提交即可
    8. 更新项目:学生名单、书籍ISBN选项

    资源中心,顾名思义,就是汇集各种资源(书籍、非书籍等资源)所在之地,当中的借阅系统,必须要有的功能如下:

    1. 可以随时增删学生、更新学生名字、编号。
    2. 可以随时增删资源中心的书目等资料。
    3. 可以依据学生编号或姓名,显示个人借阅书目或数量以及期限。
    4. 可以依据书目编号或其他资料,显示借阅数量。
    5. 可以随时更新非书籍等资源的记录(例如网页浏览史、用户登入次数等)
    6. 可以依据借阅日期以及规划日期,显示借阅的书目停留日子或时间(方便进行受欢迎程度的分析-越受欢迎的书目,借阅率和逗留期限则越长久)
    要更简洁了解这些页面的功能,可以点击资源中心流程与系统页面功能表

    至于如何让这借阅系统上架给用户使用,方法也十分简单:
    1. 设置好、测试好的借阅系统,可在学校网页、部落格、Site后谷歌课室中植入链接。
    2. 资源中心老师开启和关闭表格,都在手机或电脑处理。其他地点的谷歌表格会应声关闭或开启备用的。
    就现有的科技,要做到应该不难。即便简单的Google Sheet或许都可以完成大部分的分析和更新工作。至于统计借阅期限,应该也不会太难。
            有兴趣研发的话,欢迎开始。

    后记:
    其实,这些Google Sheet的数据,是可以透过App Script完成自动更新和衔接的。但由于我们尝试将不同的谷歌表格、sheet结合在一个档案中,所以没有尝试如此。有兴趣阅览使用App Script的朋友,点击浏览即可

    资源中心系统-中篇-谈流程

    续上篇 《资源中心系统-前言》所言,今天我们尝试深入研究各种在资源中心发生的事情的流程。

    每一所学校的孩子或老师,前去或离开资源中心前后都有一定的流程,这是每一个老师或学生需要遵守的,也是学校提供社会化体验的一个模式。

            今天,我们就将流程,依据顺序,逐项编写出来。看看怎样协助设计更好的资源中心系统,来,我们就从前去资源中心开始吧。一般上都是这样的:

    1. 学生列队抵达资源中心。老师或班长记录日期,班级和人数在记录簿中(但这也不是每一所学校的必要步骤)。
    2. 资源中心老师或资源中心管理员派发学生个人的资源中心卡给学生。
    3. 学生拿着借阅卡准备归还借阅的图书。
    4. 资源中心管理员扫描学生卡(确认是学生的,先登记在系统中),再扫描学生归还的书本(登记在系统中为归还,进而检查是否逾期或需要罚款之类的)。
    5. 学生领着自己的借阅卡,离开柜台,浏览要借阅的书籍。
    6. 学生回去柜台,递上借阅卡。
    7. 资源中心管理员扫描借阅卡(登记系统中有学生要借书了),然后扫描学生要借阅的书本(记录在系统中有书本被借出去了,库存少了一本)。收下学生借阅卡(一般都不让学生带回家的,一张借阅卡可使用6年呢,每年依据班级名单更新整理即可)。
    8. 学生列队,然后离开。
    以上是常见的情况。以上传统的使用资源中心的流程,产生了以下问题:
    1. 人手填写的到访记录,影响了人流自动统计。这是时间和人力资源的浪费,理应可自动化处理
    2. 资源中心管理员(也是学生)自由阅览书本减少了。别以为资源中心管理员就能随时前去资源中心。没有多少学校有这样的便利。老师们见到的话,第一句话就是:你在这里做什么,对不对?除非,资源中心老师另做安排,那也另当别论。
    3. 在柜台的电脑,一般也是安装借阅/归还系统的电脑,里面的数据,到最后也是要整合的。除非系统有能力在一部主机内,然后透过两个或更多的荧幕,接收扫描处理借阅或归还程序。换句话说,柜台的电脑是借阅或归还的关键。但更头痛的是,这些数据,最后又是资源中心老师整合吗?还是要求助电脑公司技术人员前来(=费时费钱)呢?
    4. 资源中心老师忙着监管资源中心管理员,生怕学生出错,无法顺利完成。换句话说,要替换资源中心老师,新人需费时熟悉借阅系统。因为无法降低使用门槛,给承接的时间的影响,理应减到最低
    5. 无法看见学生借阅的记录:系统都是安装在资源中心,要看见记录,就得前去资源中心。资源中心老师缺席=什么都没有。
    6. 资源中心系统,一般有独自的储存书目资料功能。主要是将书目资料储存起来,但因为软件是电脑公司的,资源中心老师变成了电脑公司的资料输入员,资源中心老师也因为软件的限制,被困在资源中心内,成为孤独的灵魂。
    7. 外人无法看见:如果我是父母,我无法看见孩子曾借阅的书籍。如果我是管理层,我无法看见资源中心的库存或数据。如果我是负责官员,我也必须要亲自到现场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这不是云端时代应该出现的现象。
    要是,有这样的转变呢?
    1. 教师每天早上到校后,开启资源中心借阅表格备用(手机开启都可以啦)
    2. 老师带领/学生自己前去也好,在表格中填写日期(其实日期可免啦,自动记录就好)和人数,然后进入资源中心。
    3. 学生坐电脑、平板、手机面前。
    4. 资源中心管理员1和2协助启用借阅/还书系统表格。
    5. 学生输入目的(借书/还书),扫描或点选或输入班级、名字、性别种族,以及书的状态(要确认书本借用或归还的状态),提交表格。
    6. 学生将归还的书本放在指定书架上。资源中心管理员2和3检查归还的书籍是否需要休整。若需要修整,另外安放。若不需要修整,准备归还书架,方便下一人借阅。
    7. 学生离开,继续浏览。
    8. 学生找到要借阅的书本。
    9. 在电脑、平板或手机面前,资源中心管理员协助或监督下,完成填写表格(扫描、点选或输入班级、姓名、性别、种族,借阅书本的ISBN编号)
    10. 学生可离开或准备列队或可以开始处理阅读报告了
    这样的流程转变,带来了什么好处?
    1. 表格可以随时关闭和开启。放学后就关闭,解决校外人士的困扰。到校就开启备用。
    2. 自动化的人流的记录和统计。一部平板或老旧电脑+网络就解决了。(没有网络的话,一个简单的EXCEL档案就好)
    3. 想借阅或归还书籍的学生,亲身体会到借阅和归还书籍的过程的体验。在表格中的设计:书本状态,也考验学生品格与责任感(因为都会被资源中心管理员3和4查到啊)
    4. 资源中心管理员不再只是低头扫描输入而已。彼此有更好的互动,指导。
    5. 每个班级就有好几个资源中心管理员了。然而,即便是SKM,也不是问题,因为系统设计以简化以及可以个人处理为主,所以完全不是问题。
    6. 资源中心老师有更多时间可以进行活动,例如介绍新书、解答疑问,或者进行师生互动等。
    7. 所有的借阅和归还数据,因为是云端处理。换句话说,资源中心老师再也不必被困在资源中心了。
    8. 资源中心老师或资源中心管理员,可以在系统的后台,继续更新书目列表,不必因为系统在登记借书或还书而暂停。
    然而,任何有经验的资源中心老师,都会提醒:上面谈的,仅仅是学生列队前来和离开资源中心的流程。还有接收书本的准备工作呢?嘿嘿,当然,让我们来看看接收书本后的一般流程,然后再看看改变后的流程吧:
    1. 接收书本。
    2. 分类后粘上贴纸,或粘上贴纸后分类。
    3. 包装书本。(可多人同时或不同时进行)
    4. 将书本资料:ISBN编号、出版社、出版年份、页数、源自(添购还是捐赠等)输入管理系统中。
    5. 资源中心管理员(学生)帮忙上架,准备让学生借阅。
    这流程,传统的方式就是:资源中心老师或资源中心管理员(学生)都被绑住在资源中心处理。而且,要命的是:很多时候系统并不允许在多部电脑同时运行。也就是说,新书上架的速度,取决于:新书输入的速度。
            那系统的建议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看看:
    1. 接收书本。
    2. 分类后粘贴贴纸或粘贴贴纸后分类(贴纸的功能一般是能不能借阅的主要提醒而已啦)
    3. 包装书本。(可多人同时或不同时进行)
    4. 在云端版(后台中)单独或多人输入书本资料ISBN编号、出版社、出版年份、页数、源自(添购还是捐赠等)等资料。(若要学生帮忙输入资料,建议准备谷歌表格界面)
    5. 将整理好的ISBN编号,更新在借阅表格的谷歌编号中即可。
    6. 资源中心管理员准备上架,供学生借阅。
    这改变,最大的便利在于:资源中心老师和资源中心管理员,都可在不同地点,不同电脑,不同器材上,直接更新资源中心的书目资料。每一个人所作的每一个动作,都自动记录在谷歌表格/ Google Sheet中,简化了很多的记录和跟进工作。
            换句话说,资源中中心管理员有了甜头(可以将新书带回去看看或整理=提升成就或满足感),资源中心老师不必被困在资源中心而与办公室老师脱节。(谁不喜欢偶尔聊聊八卦,开心一下呢?)但更重要的是,新书上架的时间将可以大大缩短,完成输入前后,唯一要处理的就是资源中心管理员的培训:能不能正确把书上架在对的地方方便学生借阅

    想透过视觉化了解流程与改变的对比?点击这里即可浏览《资源中心流程与系统页面功能表》

    看见了流程的改变,那这系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留到下一遍,也是最后一篇才来讨论好了。

    Saturday, October 4, 2025

    资源中心系统-前言 (资源中心有窘境吗?)

    基本上,资源中心使用的系统,要有(但不局限于)以下功能:

    1. 进出资源中心的各种器材或资源如:书本、投影仪、电脑、家具、打印机等各项资源。
    2. 学生/用户的名单(年份、班级,中英文姓名、性别、种族)。
    3. 进出资源中心的人流量(日期、班级、人数,必要的话,甚至要放带领老师)。
    4. 所有的书目资料(ISBN号码、书名、出版商、出版年份、分量、价钱、来自、封面种类、页数)
    5. 借阅或归还的数据如:班级、借阅或还书人中英文姓名、借阅的书本ISBN号码、借阅或归还时候的书本状态(要建立有责任的公民嘛)
    6. 各种分析如:学生个人历年借阅表、班级总借阅书目、目前藏书价值、目前藏书数量、历年的每月人流、各种藏书库存数量
    在这里,目前想到的窘境是:
    1. 很多资源中心仰赖电脑公司提供的资源中心管理系统。这是要付费的。一般是每月付还的。少有买断的管理系统,因为卖断后,就没有更新和服务了。但深入思考,上一次的系统升级,是在什么时候了呢?
    2. 每月付费的价格不菲。若改变成功,将那笔费用(购买扫描仪、打印机、墨匣子、条形码贴纸)都节省起来,直接用在建设资源中心,不是更好吗?
    3. 很多资源中心负责老师被迫在资源中心处理登记书籍的工作。不是每一所学校的资源中心都有冷气设备,也不是每一所学校有足够空间让资源中心老师可以一整天在资源中心的。同样的,也有很多学校老师回馈,常常看不见资源中心老师啊,无意中,让资源中心老师成为了孤独的灵魂。
    4. 在准备让新书上架前,还有不少工作的:输入在借阅系统中、生成条形码、打印条形码、粘贴条形码。购买器材是一回事,但生成、打印、粘贴的工作,都影响了新书上架的时间。
    5. 很多资源中心老师,因为系统绑定/安装在资源中心的电脑,无法带回家或在教务处处理,被迫在资源中心度日如年。这个窘境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新书上架的时间非常缓慢,给老师和学生都带来压力
    6. 有学生回馈表示大部分时间都在排队等借书和还书而已。一些学校学生回馈,仅仅拿了书本 > 等回到班上后把再借阅的书本资料 > 写在纸条上 > 交由科任或班主任 > 交还资源中心老师填写。这个流程,看见都累,也实在辛苦了班主任和资源中心老师(资源中心管理员要来做什么的呢?进入扫扫地而已?)若大部分的时间浪费在排队,那就很不值得了。
    7. 学校遴选的资源中心管理员,没能发挥更好的效应。每每到了资源中心,资源中心管理员,会启用借阅/归还系统,然后找出学生的借阅卡,扫描后再扫描借阅或归还。一般的借阅系统,安装在一部电脑的话,试问是不是又要结合数据,这样累人的工作,谁要做呢? 要是当资源中心管理员的学生都觉得没有挑战或无聊,哪来的满足感呢?
    8. 改革的契机在于:市面上会因为视窗10停止更新而或许出现多部老旧电脑的(点击阅览相关新闻),这些电脑,因为各种因素(处理器必须是至少第八代)而未能安装视窗11,但仍然可以正常上网的(继续使用视窗10或其他运作系统,只要能上网即可)设置更多方便学生借阅或归还图书的小站。
    9. 目前的资源中心管理系统,少有能让学校管理层,或教师或家长,甚至是学生自己看见借阅史。开放式的系统,就能大大改善这样的问题了。
    今天暂时讨论到这里。下一章,我们尝试深入研究和对比资源中心中各种事情(人流、借书、还书、人力资源)的流程对比。

    耶稣爱你也爱我
    共勉

    Tuesday, September 30, 2025

    各种依据年份的记录

     续上一篇文章《一种突破-学校AJK的处理》中的延伸思考,今天我们稍微了解,可以创建那些依据年份的记录,方便学校永续经营各种记录。

    1. 创建依据年份,采集全校各年级的班长名单
    2. 创建依据年份,采集全校的资源中心管理员
    3. 创建依据年份,采集全校的课外活动表现记录
    4. 创建依据年份,模范生名单
    这些记录都不难以创建,只是,如何有效管理更新,那才是挑战。我们逐项讨论:

    创建依据年份,采集全校XXXX名单:
    1. 档案必须是在线、云端的。建议使用Google Sheet创建。
    2. 每个Google Sheet档案里面有不同的页面 (sheet)。这样能节省老师们前去不同的档案,也简化管理的工作。
    3. 第一栏 (Column)是年份。
    4. 第二栏是班级。
    5. 第三栏是中文姓名(华校嘛)
    6. 第四栏是国语姓名
    7. 第五栏是学生性别
    8. 第六栏是学生种族(如果名单有,直接使用。如果名单没有,不必勉强,可有可无的。)
    9. 每个页面(sheet)依据不同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标题需要。
    好处:
    1. 云端处理:方便随时更新。弹性处理。
    2. 可以嵌入学校网页、跳板、部落格、SITE中。
    3. 简化老师们要前去的页面(1个Google Sheet档案即可完成班长名单资源中心管理员名单巡查员名单同侪辅导员名单、课外活动成就名单)。可以点击谷歌表格样本参考整合版的名单采集样本了解。
    4. 名单可以依据年份显示和处理。
    5. 在整理模范生候选人履历时,尤其方便整理。
    6. 提供学生在校至少6年的生活轨道记录。
    成败关键:
    1. 学校老师知道怎么做吗?破坏王的出现,将破坏现有的努力。
    2. 学校老师知道在哪里做吗?
    3. 管理层有提供长远方向吗?
    4. 新老师前来,旧老师离开的共享处理如何?
    大家看见了新的方向吗?

    延伸思考:
    1. 需要将参加各种校内比赛的学生也记录下来吗?未必拿奖,但也有记录在校生活轨迹啊。当然,全校都参与的活动(例如爱国绘画填色比赛就免谈啦)
    2. 创建依据年份,记录老师外出的记录吗?
    为什么呢?
    老师们也是要提交名单的啊。何不直接将各种赛事的名单,都汇集在一起?无论有没有得奖,都是一种认可和记录啊。
            此外,创建有效记录老师外出的记录表,可以随时依据老师名字,找出老师曾参加的课程、工作坊、培训、活动。
            当然,这些都是后勤支援的工作。只是,是不是多余的工作呢?
            教师外出,记录在日历中,是方便每天编排带课表。当然,也可以从日历中,查找教师外出的资料。

    后记:
            忽然,有个更大的野心:有没有办法,结合教师外出的日历、会议摘要链接、以及依据教师名字列出的系统?哈哈哈

    家长同意书的处理

            学校常年有各种活动,教师或需要带学生外出参与。参与活动前,教师有责任获取学生家长同意书。

            不同的学校,处理的方法或许不同。下面给大家几个建议:

    1. 网络顺利的学校:将家长同意书,设置好在学校网页、部落格、跳板中。方便任何老师随时提取。
    2. 网络不顺畅的学校:影印好家长同意书,安顿在指定地点,方便教师随时提取填写。这工作可交由办公室助理帮忙,减轻行政组的工作。
    不同的校情,就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但目的都是一样的:必须尽可能简化教师的工作负担。因为:行政组致力减轻、简化教师工作负担=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
            怎么说呢?
            教师随时可以获得家长同意书=教师可以自行处理,不必和行政组接洽=下放权利=提高教师自主权=提高学校归属感=整体校风的塑造=简化教师工作=减轻教师心理和思想负担(知道怎么做,知道哪里获取资源)。
            至于担心会不会有人滥用学校家长同意书,这个问题,可以在家长同意书上,暂时留空校长、副校长签名盖章。
            这样,即使拥有家长同意书,也不等同学校赞同参与。直接避开家长同意书被滥用的情况。

    共勉。
    上帝爱你也爱我

    Wednesday, September 24, 2025

    课外活动顾问老师委任信

    早前与大家分享的《Surat Lantikan PBD 系统》一文,有提及,这简化的委任信系统,可以有效大大简化行政/管理层准备委任信。现在,话不多说,直接与大家分享课外活动顾问老师委任信系统。使用方法大同小异。

    1. 在第一页,输入老师名字、职位与课外活动单位。
    2. 第二页,左上方,筛选老师名字即可。
    3. 第二页,更新学校名称、学年年份、校长名字。
    4. 每一个老师可拥有最多6项课外活动单位与职位委任。

    File > Make a copy即可拥有。

    Sunday, September 21, 2025

    变化而更新--举一反三

    变化而更新:

    续之前和大家分享的《SURAT LANTIKAN PBD系统》,在9月21日凌晨,有了不一样的灵感:

    同样档案,如果有需要,

    稍微修改委任信内容或格式,即可变成:

    1. 家协理事委任信
    2. 班主任委任信
    3. 课外活动顾问老师委任信
    4. 学校里各种AJK委任信
    5. 社团里的委任信
    6. 班长副班长委任信
    7. 巡查员委任信
    8. 班委委任信 (组长,卫生组长等)
    9. 资源中心管理员委任信
    10. 课外活动学生职务委任信

    再也不必mail merge了😊

    灵感源自:《圣经》罗马书 12:2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 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Friday, September 19, 2025

    SURAT LANTIKAN PBD系统

            每一年,为了那没完没了的委任信,特别是PBD,都花费我们不少心思和时间。今天,终于找到更好的方法和大家分享了。
            
    这档案,结构非常简单。只有2页。
    • 第一页:输入/粘贴教师姓名。输入教师教导的科目。
    • 第二页:更新学年年份,更新校长姓名。
            完成第一页的输入后,即可在第二页,左上方,直接在箭头点选教师姓名,所有教导的科目,将会依据年级,自动显示在空格中。

    为什么这样的设计呢?
    1. 采用mail merge的话,必须采用2个软件: MS EXCEL和MS WORD,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因为要处理1个文件夹,2个档案,2个软件。这样的话,1个档案,完成1个工作:准备为委任信。
    2. 这个设计可以改变成为:课外活动顾问老师委任信系统。将档案Make a copy后,第一页,将内容改变成为课外活动单位,第二页面稍微修改,即可直接成为课外活动顾问老师委任信系统啦。
    好处:
    1. 云端处理。
    2. 解决mail merge的不足以及软件管理的麻烦。
    3. 脱离 mail merge中数目字的问题(你曾处理就知道数目字的处理,不是每一次都精确的)
    坏处:
    1. 需要逐项输入。但若干年后,或许有更好的方法,可以直接粘贴全部事项在内。
    2. 需要逐个老师打印。
    点击浏览SISTEM SURAT LANTIKAN PBD样本试玩 (File > make a copy即可使用)

    想知道这样本,还可以演变成为什么吗?

    想知道使用mail merge有多头痛,欢迎点击 《如何打印邮件整合MAIL MERGE的文件》

    Monday, June 30, 2025

    校内投稿的建设-初探设

    相信有学校的老师,会陶醉在让学生投稿的热忱。没有对错,但也是值得鼓励的。只是,如何让学生投稿的文章,可以轻易看见呢?

    小学生,一般都是手写文章,然后交由老师批阅。批阅后,老师一般交由学生修改,誊写,然后才邮寄给报馆刊物主编刊登。

    但,校内的话,能够制造出让学生投稿的管道吗?

    相信是可以的:

    1. 先制定提交的方法:要采用谷歌课室吗?要采用部落格吗?要采用谷歌问卷吗?要采用电邮吗?
    2. 之后,制定批阅方法:老师如何得知学生提交稿件?自动通知?(做到吗?)
    3. 批阅后,学生是否需要修改?还是老师直接替学生修改即可?(那如何看见学生进步呢?)
    4. 公众如何看见已审阅的文章?还是不介意让公众看见尚未审阅的文章也可以?
    完成以上几个疑虑后,我们才来谈,如何建设校内投稿机制和平台啦。大家加油。

    Wednesday, June 11, 2025

    2025年教育嘉年华

     


    诚邀参与北近打县教育厅2025年教育嘉年华

    JEMPUTAN KE KARNIVAL REFORMASI PENDIDIKAN 2025 PEJABAT PENDIDIKAN DAERAH KINTA UTARA


    日期 Tarikh:14/6 & 15/6

    时间 Masa: 10.00 a.m. - 5.00 p.m.

    地点 Lokasi: Aeon Mall Klebang, Ipoh

    Tuesday, June 3, 2025

    ABC 表格-2025年的大跃进

    2025年前去参加会议, 得知:

    B表格是由KP处理,

    C表格由科任老师处理(只要是相同的科目,无论多少班级或年级,就只是处理1张C表格)的情况下,趁着学校假期,开始着手处理B表格以及C表格改革计划。

    在完成修改B表格后,笔者也动手处理修改C表格。如今,B表格和C表格,现在都有了新的功能:

    1. 每一个C表格档案里面有12张页面。每一张页面就是1个科目。
    2. 每个科目=15项事情。
    3. 每项事情有20个自动衔接的空格。
    4. 每一个科目/页面,会自动衔接300次。
    5. 12个科目=3600次衔接运算。
    6. 每一个C档案,会自动衔接运算3612次。
    7. 每个科任老师仅需开启C档案后,在教导的科目中输入班级/年级,然后将没有教导的页面,直接右击隐藏即可。
    B表格,可以是中央处理,或者是分开处理。
    • 中央处理的做法:一个档案,里面有12个科目,大家KP一起处理。
    • 分开处理的做法:12个档案。每个档案=每个科目。C表格从12个档案获取数据和资料。
    无论B表格是集中处理或分开处理,C表格就要有2个版本备用。
    • 版本1的C表格:从集中处理的B表格档案获取资料。
    • 版本2的C表格:从12个科目档案获取资料。

    在此,分享两个版本,方便大家各取所需:

    版本1的工作方法:
    1. 下载压缩文件。在DESKTOP 或选择的地方解压。
    2. 开启C表格,然后确认所有链接自动衔接(3612次运算衔接)
    3. 确认无误后,可以依据学校人数复制C表格档案。
    4. 适当命名。
    5. 提醒KP在表格B处理日期和事项。
    6. 提醒老师们在BC页面输入名字,在各科输入教导的班级或年级。
    7. 老师个别隐藏没有教导的科目页面即可。
    8. 点击浏览或下载说明slides

    版本2的工作方法:
    1. 下载压缩文件。在DESKTOP或选择的地方解压。
    2. 开启C表格。C表格会从12个档案中自动提取衔接数据(3612次运算衔接)
    3. 确认无误后,依据学校人数复制C表格档案。
    4. 适当命名。
    5. 提醒KP在各自的B表格中输入日期和事项。
    6. 提醒科任老师在BC页面输入名字,在各科输入教导的班级或年级。
    7. 老师们在C表格隐藏没有教导的科目页面即可。
    8. 点击下载或浏览版本2的slide

    关键:
    Excel offline处理,有几个挑战/可能性要留意的:
    1. 主机的运作速度是档案衔接完成的关键。照顾好储存档案的主机(电流,硬盘保养,防毒)成为关键
    2. 所有的文件/档案必须在同样的文件夹内。不能移除、修改名字。
    3. 如果要让老师们在同样的network内,不同电脑,但同时开启档案处理的话,请接洽ICT或电脑技术人员处理file sharing, access rights以及 save version事项(最后处理好的储存关闭档案就储存)
    4. 记得在MS EXCEL的 File > options > save > 的时间设置,设置每1分钟自动储存。
    1个B表格档案的好坏处:
    • 好处:方便。大家都一起同样档案工作。
    • 好处:方便修改。同样档案13个页面比前去13个档案更方便。
    • 坏处:危险。一不小心,动了档案页面=影响全部C档案。

    13个B表格档案的好坏处:
    • 好处:13个老师个别处理自己科目的资料。
    • 好处:不会影响其他人的资料。
    • 好处:可以上锁。
    • 坏处:需要前去13个档案进行修改。
    • 坏处:档案数量增加=备份工作增加(但可以设置让电脑自己处理的)

    离线工作与带档案回家的问题:
    1. 增加了电脑病毒传播的机会(虽然近年来都少听见电脑病毒的消息了)。
    2. 增加了B表格档案在家里增删事项的可能性。
    3. 增加了错误储存地点=影响C表格衔接途径=无法发挥功效。
    4. 最好方案:不带档案回家处理。
    考验1:破坏王
    • 学校有破坏王的话,无法有效保护档案不被删除。安装deep freeze的话,影响档案更新工作。
    • 因为档案也会影响破坏王,估计破坏王不会没脑的进行破坏。除非精神有问题。

    考验2:电脑保养与预防工作
    • 如何将大文件夹中的所有内容,自动定时定期备份到云端或电脑其他地方,以防不测?
    • 如何保养储存档案的电脑?防毒要更新,defragmentation要定期处理,要提升去SSD吗?要更换处理器吗?这些都可以交由ICT负责老师跟进即可。

    考验3:修复
    • 有老师C表格档案损坏?不必修复,直接复制C表格档案给有关老师即可(所以必须由C表格的原有档案)
    • 有B表格损坏?必须可以直接提供B表格原有档案,命名方式必须与C表格所使用的衔接协同方程式同样,否则影响衔接。所以B表格的命名(档案也页面命名)都必须同意处理。

    考验4:表格内的日期衔接和协同
    • 表格C和表格B的日期衔接必须有共识。什么日期可以重覆显示?显示在哪里?
    • 什么日期必须从B表格中衔接过来?

    考验5:学校老师如何透过内部网络处理档案?
    • 可交由电脑公司技术人员处理共享档案设置。
    • 可透过LDP全体一起设置手提电脑与内部网络衔接。
    • 点击这里浏览基本离线档案共享步骤

    考验6:学校档案的储存地点
    • 储存必须在D硬盘中。
    • 必须建造捷径(short cut)在桌面,这样方便用户也方便透过LAN登入的老师们使用。

    考验7:新老师前来、有老师退休或转校
    • 新老师前来:复制C表格。隐藏没有教导的页面。
    • 老师退休:不再需要处理什么。
    • 老师转校:带走也没有意思。不必处理什么。

    考验8:使用密码
    • 使用得力马电邮前面的密码,最大好处是档案的内容得以基本保护。但最大的坏处,是影响修补或检查的工作。


    考验9:如何保护B和C表格档案中的局部部分?
    • 使用excel的cell protection即可。这个必须是由管理员拥有而不是使用老师们的密码。这样可以保护档案内容结构不被影响=限制了老师们在B表格和C表格档案中可以工作的地方=减少影响

    延伸阅读:
    设立离线档案共享步骤:
    1. 在档案中,点击REVIEW
    2. 点击SHARE WORKBOOK
    3. 点击ALLOW MULTIPLE USER
    4. 点击TRACK USER (这个还不是重点,可有可无)
    5. 点击SAVE
    点击阅览自动备份

    Thursday, April 24, 2025

    科目的资源管理

    有感而发的是,目前学校各个科目的发展都一日千里,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管理不来的感觉了。

    所以,忽然想到,有没有办法,将各科目的资源,汇集在一个地方,直接管理呢?

    几好像那学校教师文件跳板(Switchboard)那样,将各个科目的资源,都汇集在一个档案,不同页面中?

    举例:

    1. 体育科目有BMI5-9T以及SEGAK的表格,家长同意书,通知书。
    2. 英语、国语、数学、RBT和科学有MOBIM资源可以善用。
    3. 每个科目还有各种视频频道可以善用。
    4. 每个科目还有那些学生学习进度表方便跟进。
    要是有办法,让PK和KP合作,管理好科目资源页面的话,那对于新老师或任何接手老师的进度方面,或许有莫大的帮助。降低障碍,提高融合协同。

    大家觉得如何?


    Tuesday, February 25, 2025

    什么叫做Contact管理?

    Contact,顾名思义就是联系。在一个组织中,有效整理联系表,非常重要也非常方便。下面和大家分享高效的联系表管理工作方式。

    1. 得力马管理员找出校内所有老师的得力马账户。
    2. 得力马管理员创建学校老师得力马联系表。
    3. 联系表仅需:教师名字、得力马电邮。
    4. 得力马管理员导出export学校老师得力马联系表。
    5. 进行ICT或LDP,指导校内老师将联系表导入个人电邮中。
    6. 任何更新,重覆步骤即可共享。
    教师导入后,即可在谷歌课室或其他共享文件中,处理共享设置。仅需设定教师名字,电邮将自动显示。
            不会很难处理,但老实说,需要时间处理。这么简单。



    Sunday, February 23, 2025

    主题教学的嵌合-第三周

    依据现有的1年级入学适应指南,前面2周是适应期 Fasa Penyesuaian,第三和第四周就是预备周 Fasa Persediaan了。根据指南的建议,是可以进行主题式教学活动。

    主题教学活动,也是其他年级学生要进行的。有鉴于此,建议学校校历中,第三周就进行主题教学。如此一来,全校师生都可以同时进行活动。

    在进行主题教学活动的同时,我们也同步提醒老师们:相同的教案,可用于以下范畴

    1. ISPPKBAT的kendiri表格
    2. SK@S Std.4 PdPc中 Kendiri表格
    如此一来,老师们就不必太头痛要想太多事情,处理太多事情。协调和协同,是我们行政管理重要的一环。共勉共享。

    Saturday, February 22, 2025

    错综交叉的链接

    学校有各种网页、site、链接,但如何让这些链接,可以发挥到错综交叉,但又不会杂乱无章的地步呢?

    来,今天我们学习如何整理链接。

    对外的链接:脸书、IG、小红书、部落格、site, whatsapp, telegram,youtube

    对内的链接:whatsapp, telegram, 部落格,site/drive,几乎是相同的东西,不是吗?


    非也。对外的链接,我们鼓励外人(学校教职员和学生以外的人),可以尽量探索学校各种平台。

            对内的链接(教职员、学生),我们要求清晰的,directed,有条例,有目的性的。

            对外的链接举例:在学校youtube平台中,我们可以植入学校部落格链接。两者可以相互衔接。

            对内的链接举例:学校跳板中,植入各种老师需要处理的事项的页面链接。老师们不可能在处理事项到一半,直接跳跃前去学校YouTube浏览视频的。

            大家明白我说什么吗?

    下面,就将各种学校能有的链接举例,这样就可以善用啦。

    1. 学校部落格链接
    2. 学校YouTube链接
    3. 学校跳板链接
    4. 学校脸书/IG、小红书、X平台链接
    5. 学校SITE链接
    6. 学校资源中心电子书橱链接
    7. 谷歌课室链接
    8. AINS(阅读报告)
    把这些链接分类成为内部和外部类别即可:
    内部链接:
    • 学校跳板
    • 学校SITE
    • 学校资源中心电子书
    • 谷歌课室
    • AINS

    学校外部链接:

    1. 学校部落格
    2. 学校SITE链接
    3. 学校YOUTUBE链接
    学校平台管理员的责任就是:
    让每一个平台都出现其他链接。

    让浏览的人可以清楚看见:从一个平台到另外一个平台,是可以怎样前去,可以最短最快最容易得方法前去是最好的。

    目的只有一个:方便用户浏览和寻获需要的平台或网页。

    Monday, February 17, 2025

    在网页/部落格/Site加上校历的好处

    学校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以及行政组),经常会面对一个问题:每年都要重覆处理假期的信息。好像编者本身,不仅要在学校部落格预设假期通告,也要在本身的日程设置假期,还要在得力马(谷歌课室)中设置假期信息,以及在不同群组中发送(教师群组:让教师们传送家长;清洁员工、保安群组,有时候也得传送贩卖部和食堂)。

            原因无他,就是希望消息都尽可能没有用遗漏的传递。

            但这样的改变,却引发了编者本身精神紧张,以及用户依赖的习惯。有鉴于此,编者决定采取一项小改革:将校历嵌入学校部落格中。一举解决以下的问题:

    1. 不再需要发送教师群组。
    2. 消除学校教师传送压力。
    3. 不再需要发送清洁员工群组。
    4. 不再需要发送保安群组。
    5. 不再需要谷歌课室预设假期通告。
    6. 不再需要部落格预设假期通告 。
    7. 培养会搜索资料的学生。
    8. 降低家长对信息的仰赖,从被动的形态转变到主动的形态。
    改变的步骤非常简单:
    1. 得力马管理员找出得力马户口日历共享权限。
    2. 管理员可将日历加上ICT的老师一起合作管理。亦可在得力马管理权限加上自己个人电邮,即可无缝处理日历。
    3. 找出得力马日历的嵌入代号(embed code)
    4. 将得力马的嵌入代号,嵌入学校部落格/site/网页中即可。
    想知道效果?点击看看这例子即可(拿圣美嘉华小当白老鼠)。

    改变的数个建议:
    • 在教师个人的site中,加上学校校历。简化老师们参阅的工作。
    • 将校历标签在自己行政和书记的电脑中,方便随时浏览。
    • 将校历加上在资源中心的网页中。
    如此一来,ICT或得力马管理员,只要在日历更新,这小小举动将带来莫大的改变和影响。最重要的就是:把漫无目的上网的孩子们,变成上网找出学校活动的用户。

    小小建议。共享。

    Saturday, February 15, 2025

    数码化的建议--管理篇

    1. 记录教师动向?使用谷歌日历即可。
    2. 处理会议摘要?使用谷歌文件,准备标准格式,和全校老师共享。(最好定位在学校网页、部落格、跳板或社媒中,方便老师们随时找出来善用)
    3. 收集会议摘要或OPR?使用谷歌表格,把全部老师们整理好的会议摘要或OPR直接收取,然后展示在(学校网页、跳板或社媒即可)。敏感的会议内容就当然要设浏览权限啦。
    4. 记录特别课室的使用?可以的话,采用谷歌日历。不可以的话,采用谷歌表格记录。记录方式有2种:第一种是统一的谷歌表格记录全校各地的特别课室使用。第二种方式是不同特别课室有不同谷歌表格。但建议全部特别课室使用记录都在同样一页展示就好,方便交叉监督和整理分析。
    5. 想要制作方便代课的视频目录?善用学校的TVPSS频道,将目录找出来,即可投影播放了解啦。
    6. 想收集或展示学校的活动照片?善用学校的Google Site,直接将照片都安顿在那边既可。
    7. 想派发爱心计划或导师计划的问卷?透过谷歌课室或社媒派发传送即可。但建议最好透过谷歌课室(将学生的ID和密码发挥啊)。
    8. 想建设谷歌课室?秉持1个学生1个学年1间谷歌课室的立场(将所有科目老师加上,将ICT, GPM和GBK都加上即可)。
    9. 有兴趣建设学生生日记录?善用谷歌课室的预设内容。将即将生日的学生名字,直接存放预设播放。长远计划,建议预设电邮,传送至少20次(20年)。校友联系,就此建立起来。
    10. 更伟大一点?建设AI聊天机器人,方便解答和学生聊天。并将需要留意的学生和情况,直接汇报给老师知道。(但这个工程很痛苦,真的很痛苦,目前也在皮毛,或许要放弃这个计划)

    Tuesday, February 4, 2025

    生物学与工作流程

    好久以前的生物学,有学习到细胞》器官》系统的过渡。这个运作原理和概念,套用在工作流程上,有过往而无不及之说。

    举例:

    要采集全级(举例10班级)的成绩分析,就要有10个班级的各班数据。就此思路推想,要有一个班级的数据,就要有每一个人的数据。

    那,反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的做法就是:先成立班级数据的页面/空间、之后整合/汇集全部班级的数据、最后将全级的数据整理整合统计分析即可。

    这里,向大家推介:1级10班级使用的Isu & Tindakan档案。

    主要功能:

    1. 可直接采集10个班级,每个班级13个科目(极限的情况下),每年2次,每次至少50学生的数据。
    2. 可直接让10个班级的科任老师直接输入的介入计划(面对的问题、采取的行动/计划、开始日期、结束日期)4大范畴。10个班级的话= 4X10 X13 (一共520项介入资料)。
    3. 自动绘制10个班级(每个班级自动绘制13个科目的图表-graph),以及自动采集后自动绘制整个年级的13个科目图表。
    4. 让课程辅导老师直接在个别班级中标记辅导学生,方便统计人数以及跟进进度。
    这一切的便利,取自于3大步骤:
    1. 老师可直接将已经输入在IDME的PBD资料直接依据科目拷贝粘贴即可。(所有图表、分析和统计都自动进行)
    2. 课程辅导老师标记有参与辅导班的孩子。
    3. 科目老师直接完成介入行动的4大范畴。
    仅需完成这3个简单的步骤,就可以达到大大简化的数据处理工作。

    这,才是简化老师们的工作(以及简化我们的工作-直接筹集每个年级的所有班级的数据和介入行动细则)

    点击这里浏览或复制 Multi Class PBD Kelas 档案备用(强烈建议嵌入学校跳板备用)

    Wednesday, December 4, 2024

    丰富学校跳板内容

    为了让大家进一步拥有各自学校跳板,祝福校内老师们,编者于是(2024年10月1日)开始整理学校跳板的template,并将在template中,加上有关事项的表格template,这样一来,或许可以大大减少学校建设跳板的障碍:

    1. 点击这里开启学校跳板样本
    2. Fail > make a copy后,你就拥有一个包含全部事项的表格的Template跳板了。备注:每一个事项的表格样本还在整理和筹集中(因为一路以来分享太多的表格样本了啦)(奖励:里头的MOBIM是真实档案哦)
    3. 尚未完成,请切勿开始:在每一个事项中,点击表格样本,然后 File > make a copy,设定表格的命名 > share 给有关老师 > 拷贝档案链接 > 在学校跳板页面中衔接起来即可。

    每一个事项的详细步骤:

    1. 点击开启表格。
    2. File > make a copy > 设定储存地点(在自己的云端硬盘中)> 命名
    3. 将同样一个档案,依据学校老师人数以及命名方式命名
    4. 完成一个事项后,继续开始并完成第二个和其他事项。
    各种方便老师们的线上表格(以编者手中的档案为参照基准)
    1. Keberhasilan PBPPP档案(1个老师1年使用2次的档案)
    2. IPPKBAT高思维档案 (1个老师1年1个使用2次的档案)
    3. SPLKPM记录档案(与SULDP共享后,交由SULDP处理跟进即可,一年一个档案)
    4. SK@S Standard 4 教学视察表格

    总结:
    学校前端/前线,一般都问题不大。教师们也尽力做好本分,但学校后端/后援的能力一定要强大。这样老师们才可以心无旁贷,用心处理前线的事项,而不必因为前线冲锋陷阵后,还要在后台头痛处理各项事情。
            相信我,虽然重新制作和分享Switchboard,然后逐个加上每一个事项的表格样本(是啊,每一个要去找的),加上在学校跳板样本也不是好玩的事情,但这样却可以让更多学校得到祝福(若选择善用的话)。
            别无他意,各取所需。绝无勉强,无需对号入座。

    重点介绍

    学生课堂评估/学习进度记录

    学生课堂评估/学习进度表格 样本即日起将透过 学生课堂评估/学习进度记录专页 传递。 特此告知 。(日后所有更新将在专页处理)            俗称rekod perkembangan murid (以前称为rekod transit)的东西。信息工艺TMK的部分,在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