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工作中,免不了需要处理文书的工作。有文书工作,或许就有数据和表格需要采集了。那,要如何实现高效的数据/表格处理呢?
思考:
目前使用的表格,有哪一项是可以结合、简化、改进的?
表格使用流程是怎样的?数据的移动是怎样的?从填写到分析的部分都要细想。
编者分享一个最简单的案例:教学视察(IPPKBAT)的表格处理。
站在老师角度看,这是多余的,是学校行政应该处理的。
站在行政角度看,这是独立的表格和数据。要如何采集。
站在官员角度看,这是要进行的分析,唯有这样才能改进任何发现的弱点。
站在教育部部角度看,这是国家教育政策的一部分,目前尚未可以完全和SKS结合,也未能完全删除(因为处理KBAT和SKS是两个不同的领域/部门)
总结起来的话:如何实现让表格可以记录个别老师每年视察最少2次,但又可以处理数据分析的工作呢?
编者认为先从表格下手:
- 表格的设计必须是个人的。但必须可以采集个人每年2次的视察结果或记录。
- 参考了官员提供的表格后,就要有一份设计统一的表格。这是为了方便采集数据。
- 当然,要是有办法在输入视察结果后自动分析的话,那是最好的,但目前没有系统可以做到,唯有暂时将两个工作(视察教学的个人教学表格以及统计分析的表格)分开处理。(千万别满足,必须要继续探讨如何将表格做到更好或结合一个档案处理最好,跨drive的sheet连接/link up将是下一个探讨的项目。
- 在网页中定位个别老师的视察表格。方便随时登入填写处理。
- 在网页中定位整体统计分析的表格。方便在完成视察后将数据从老师个别表格中,转移到这个统计分析的表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