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17, 2025

在网页/部落格/Site加上校历的好处

学校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以及行政组),经常会面对一个问题:每年都要重覆处理假期的信息。好像编者本身,不仅要在学校部落格预设假期通告,也要在本身的日程设置假期,还要在得力马(谷歌课室)中设置假期信息,以及在不同群组中发送(教师群组:让教师们传送家长;清洁员工、保安群组,有时候也得传送贩卖部和食堂)。

        原因无他,就是希望消息都尽可能没有用遗漏的传递。

        但这样的改变,却引发了编者本身精神紧张,以及用户依赖的习惯。有鉴于此,编者决定采取一项小改革:将校历嵌入学校部落格中。一举解决以下的问题:

  1. 不再需要发送教师群组。
  2. 消除学校教师传送压力。
  3. 不再需要发送清洁员工群组。
  4. 不再需要发送保安群组。
  5. 不再需要谷歌课室预设假期通告。
  6. 不再需要部落格预设假期通告 。
  7. 培养会搜索资料的学生。
  8. 降低家长对信息的仰赖,从被动的形态转变到主动的形态。
改变的步骤非常简单:
  1. 得力马管理员找出得力马户口日历共享权限。
  2. 管理员可将日历加上ICT的老师一起合作管理。亦可在得力马管理权限加上自己个人电邮,即可无缝处理日历。
  3. 找出得力马日历的嵌入代号(embed code)
  4. 将得力马的嵌入代号,嵌入学校部落格/site/网页中即可。
想知道效果?点击看看这例子即可(拿圣美嘉华小当白老鼠)。

改变的数个建议:
  • 在教师个人的site中,加上学校校历。简化老师们参阅的工作。
  • 将校历标签在自己行政和书记的电脑中,方便随时浏览。
  • 将校历加上在资源中心的网页中。
如此一来,ICT或得力马管理员,只要在日历更新,这小小举动将带来莫大的改变和影响。最重要的就是:把漫无目的上网的孩子们,变成上网找出学校活动的用户。

小小建议。共享。

Saturday, February 15, 2025

数码化的建议--管理篇

  1. 记录教师动向?使用谷歌日历即可。
  2. 处理会议摘要?使用谷歌文件,准备标准格式,和全校老师共享。(最好定位在学校网页、部落格、跳板或社媒中,方便老师们随时找出来善用)
  3. 收集会议摘要或OPR?使用谷歌表格,把全部老师们整理好的会议摘要或OPR直接收取,然后展示在(学校网页、跳板或社媒即可)。敏感的会议内容就当然要设浏览权限啦。
  4. 记录特别课室的使用?可以的话,采用谷歌日历。不可以的话,采用谷歌表格记录。记录方式有2种:第一种是统一的谷歌表格记录全校各地的特别课室使用。第二种方式是不同特别课室有不同谷歌表格。但建议全部特别课室使用记录都在同样一页展示就好,方便交叉监督和整理分析。
  5. 想要制作方便代课的视频目录?善用学校的TVPSS频道,将目录找出来,即可投影播放了解啦。
  6. 想收集或展示学校的活动照片?善用学校的Google Site,直接将照片都安顿在那边既可。
  7. 想派发爱心计划或导师计划的问卷?透过谷歌课室或社媒派发传送即可。但建议最好透过谷歌课室(将学生的ID和密码发挥啊)。
  8. 想建设谷歌课室?秉持1个学生1个学年1间谷歌课室的立场(将所有科目老师加上,将ICT, GPM和GBK都加上即可)。
  9. 有兴趣建设学生生日记录?善用谷歌课室的预设内容。将即将生日的学生名字,直接存放预设播放。长远计划,建议预设电邮,传送至少20次(20年)。校友联系,就此建立起来。
  10. 更伟大一点?建设AI聊天机器人,方便解答和学生聊天。并将需要留意的学生和情况,直接汇报给老师知道。(但这个工程很痛苦,真的很痛苦,目前也在皮毛,或许要放弃这个计划)

Tuesday, February 11, 2025

开学了,要做什么了?

  1. 先将时间表总表准备好。
  2. 再准备班级和个人时间表。
  3. 打印派发班级和个人时间表。
  4. 更新eOperasi中的授课资料(教导年级、节数)
  5. 更新IDME的班级和科目注册
  6. 准备SK@S 的科目视察表格
  7. 准备STD4的教学视察表格
  8. 准备PBPPP的表格方便老师们填写
  9. 派发科目时间表给KP
  10. 整理和准备学生班级名单(可以透过云端ICT处理的)
  11. 派发总表给校长和副校长们(方便知道老师在校动向、方便编排代课)
  12. 准备启用新学年的教师动向学校日历
开学,就先处理这些啦


Sunday, February 9, 2025

学校数码转型--起步

  1. 确认校内需要实行的转型计划-目前的窘境、可以如何转型、涉及的人物、器材、方式等。
  2. 告诉老师们学校即将实行数码转型计划-与老师们分享,并得到适当的回馈,进而调整转型方向。
  3. 建设平台:确认使用的平台,如部落格、site或学校跳板。清晰的沟通很重要。使用的身份也很重要。可使用CM账户或学校账户准备即可。
  4. 将老师们的电邮以及联系,储存在联系簿中备用(方便日后的共享),可由ICT的得力马负责老师处理。
  5. 建设学校跳板/ site 内容
  6. 指引老师们使用平台内容(这个是需要时间的)
当然,没有十全十美的计划。只有逐步前进的计划。人是需要时间的。但愿在余生的时间中,都可以体会到数码转型不是让人脱节,而是体会到当中的便利。
        最重要的是:别忘记了人的需要,以及认可每一个用心付出的人(别只是自己做,自己爽,这不是成功的行政管理)

延伸阅读:


学校数码转型-实战篇

        在学校数码转型中,必须要顾及的,就是转型前后关键因素:人。

        基于人的多元性以及复杂性,转型计划中,要考虑的事项也跟着要弹性处理。

        我们讲究的,不是系统/档案与功能有多厉害,而是转型前后,如何让用的人,亲自体会到转型前后的不同。

举例:会议记录。

每次进行评估后,总有数据要处理。传统的方式,就是得到分析数据后,又要人工处理会议记录。

        在数码转型计划下,可以考虑的是:将处理数据的档案,直接与会议记录的档案链接起来。

        换句话说,就是直接将处理数据的档案分析部分(data analisis)拷贝,然后植入在会议记录档案中(linked table)。在完成数据分析后,开始处理会议记录档案时,直接更新会议记录中的数据分析table即可。

        当老师们看见这样的转变后,老师们亲自体会到数码转型带来的改变,教学和工作效果就有所不同。

        再来分享一个例子:会议摘要 minit curai 的处理。很多时候,老师们前去出席会议,回来后,就开始整理会议摘要。打印提交后,就没有下文了。殊不知,其实其会议摘要,仍然需要负责收取的行政人员收集和整理的。

        更美妙的是,难免会有遗漏以及后人无法查阅的情况。试问数码转型中,可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

        建议的方法如下:

  1. 建设方便全校上下可以提交的方法(建议使用谷歌表格)
  2. 把表格的任何回应 response,直接显示在学校跳板中。
  3. 让学校跳板中显示的,每一项提交的会议摘要,都是公开方便校内老师浏览的。
当然,站在老师们的看法是:都已经打印提交了,为什么还要这样提交?或许是多一层工作。但如果试试再也不必提交纸本会议摘要的话,是不是减轻了大家的工作?要突破这点的话,可以怎么做?
        (考虑取消纸本提交)
每个转型的阻力,几乎都来自人。没有经验的人害怕,有经验的人也害怕。
        没有经验的人害怕不会用。有经验的人害怕设计得太厉害繁杂,影响实际性。但人的心理很简单:这样的改变,对我有什么好处?
        当校内的老师们看见这样的改变可以给自己带来好处后,相信很多老师们会逐渐接受,并且适应起来的。
        切记,莫因为要改变而改变。想好好,目前遇见什么问题?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进?如何改进?用户可能遇见什么问题?
        千万别为了那区区的登入次数而贸然改变不需要的改变。得不偿失。

上帝爱你也爱我
共享。

Saturday, February 8, 2025

学校数码转型-应用篇

学校因为其特殊性,以及关键性,都在于人,所以任何转型计划,都必须要以人为本。

学校的人,有教职员、非教职员、学生以及家长/监护人。嘿嘿,没想到有家长吧?

三个不同的人群,就有不同的需要。我们今天专注在学校可行的建议。

学校数码转型的几个建议:
  1. 学校site / 部落格使用
  2. 学校社媒如FB, IG, 小红书,whatsapp / telegram等
  3. 学校跳板:PBPPP, SK@S STD4, isu & tindakan等简化行政与老师们工作的内容
  4. 学校资源中心TVPSS Youtube
  5. 学校教师动向-谷歌日历
  6. 谷歌课室的善用
  7. 特别课室使用记录-二维码
  8. 云端班级名单
  9. 云端教师名单
  10. OPR收集列表
  11. Amalan terbaik列表
  12. Minit curai列表
  13. 数码相册
  14. 变色时间表

学校策划人必须确认:什么问题缠绕和影响老师?有什么数码解决方案?

(例如特别课室应用订位)


终极目标:学生客制化,个人化的学习
前提:需要有机会先学会使用。也是最难的一个部分


例子2: 学校爱心计划。
一般需要依据月份找出学生生日数量, 以便准备爱心礼物

传统做法:使用班级名单

数码转型计划:APDM提取/下载学生数据。置入档案中,档案的方程式自动分类月份统计人数。从而找出名单方便准备派发
        也从名单找出人物,预设12个月的谷歌课室通知与祝福,做个有人情味的数码转型😊

举例3: 谷歌课室:
利用差异教学功能,筛选差异开学发派课业。

考验:老师们能记得不同班级不同学生不同科目不同学习能力吗?

举例4:Idme的pbd没有图表,没有进度对比.
善用数据。

转型计划:把数据张贴在档案中,让档案自动绘制图表、自动对比数据,减轻老师们工作,满足数据处理要求,简化报表处理工作。

举例5 特别课室使用数据

方法1:统一的二维码。

所有特别课室使用同样一个二维码,里面依据特别课室自动分类和显示即可。

方法2:使用不同二维码。

但在一份response档案中不同页面显示个别特别课室使用记录--把不同的特别课室扫描记录全部堆积在一个档案,方便依据特别课室阅览。

例子6:学习水平分析数据

在处理好各年级的各科目水平后,不必老师们把分析好的部分/重新填写在会议记录里。直接copy出来,置入科目会议中即可。(若一级多班的话,数据处理工作就在云端处理好统计与分析,方便拷贝植入会议记录中。)

例子7:学生个人运动表记录

记录学生个人运动项目中的各种水平。高度,距离,速度,重量,时间。让学生亲眼看见各种数据,启发学生为他/她个人健康/运动进展负责。

例子8 (这个目前还在研究中)
运用AI客制化回应学生疑问
但却收集和整理,并归纳整理分析,然后通知老师准备接待。这个不容易处理。

举例9:变色时间表
时间表因为教育部自2022年的限制(低年组每天上课3到4个科目),必须有颜色标记科目,以便统计,人工处理的话,实在痛苦。能不能善用科技改进这方面的工作?(延伸阅读:自动变色的时间表

为什么一定要有平台?

一些朋友询问,为什么一定要建立学校的平台?为什么一定要制定使用的平台?信息直接透过社交APP传送不就好了吗?怎么多一项事情需要处理呢?

学校制定要使用的平台,其实不是为了方便而已。当然,平台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内部使用而已。我们来看看几个平台的例子:平台的例子:

  1. 部落格:方便设定预设消息。方便布置,入门简单,风格简单。
  2. 谷歌课室:需要登入,家长无法登入(除非利用学生ID),需要安装。
  3. 网页/SITE:公开性质,任何人都可以浏览,但建议网页网址需要容易记得。在管理上,网页管理比SITE复杂。
  4. 推特、IG、脸书、小红书:社交平台的一种,方便推广消息,方便追踪人士知道最新进展。但需要经常更新。得留意法令在公开孩童照片或视频的最新条例。
  5. 学校跳板:简单的一个google sheet,然后将各种资料都与其衔接起来即可。
        累积多年经验后,个人建议:使用site或部落格是最好的。让Site和部落格成为学校对外的信息平台。但让学校跳板与谷歌课室成为学校内部的结合与平台。

        换句话说:家长、监护人、社区浏览的是site或部落格/网页,至于学生和老师,就善用学校跳板和谷歌课室。其中,学生使用谷歌课室,老师使用学校跳板。我进一步整理如下:


教职员:学校跳板 & 谷歌课室

学生:谷歌课室

家长/监护人/社区:部落格或site

校内对外发布的消息,全部公开浏览。

校内教职员要处理的工作,全部透过学校跳板处理。

学生要处理的事项,全透过谷歌课室或实体习作簿完成即可。

是不是很简单?是不是很明确?

重点介绍

学生课堂评估/学习进度记录

学生课堂评估/学习进度表格 样本即日起将透过 学生课堂评估/学习进度记录专页 传递。 特此告知 。(日后所有更新将在专页处理)            俗称rekod perkembangan murid (以前称为rekod transit)的东西。信息工艺TMK的部分,在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