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9, 2025

学校数码转型-实战篇

        在学校数码转型中,必须要顾及的,就是转型前后关键因素:人。

        基于人的多元性以及复杂性,转型计划中,要考虑的事项也跟着要弹性处理。

        我们讲究的,不是系统/档案与功能有多厉害,而是转型前后,如何让用的人,亲自体会到转型前后的不同。

举例:会议记录。

每次进行评估后,总有数据要处理。传统的方式,就是得到分析数据后,又要人工处理会议记录。

        在数码转型计划下,可以考虑的是:将处理数据的档案,直接与会议记录的档案链接起来。

        换句话说,就是直接将处理数据的档案分析部分(data analisis)拷贝,然后植入在会议记录档案中(linked table)。在完成数据分析后,开始处理会议记录档案时,直接更新会议记录中的数据分析table即可。

        当老师们看见这样的转变后,老师们亲自体会到数码转型带来的改变,教学和工作效果就有所不同。

        再来分享一个例子:会议摘要 minit curai 的处理。很多时候,老师们前去出席会议,回来后,就开始整理会议摘要。打印提交后,就没有下文了。殊不知,其实其会议摘要,仍然需要负责收取的行政人员收集和整理的。

        更美妙的是,难免会有遗漏以及后人无法查阅的情况。试问数码转型中,可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

        建议的方法如下:

  1. 建设方便全校上下可以提交的方法(建议使用谷歌表格)
  2. 把表格的任何回应 response,直接显示在学校跳板中。
  3. 让学校跳板中显示的,每一项提交的会议摘要,都是公开方便校内老师浏览的。
当然,站在老师们的看法是:都已经打印提交了,为什么还要这样提交?或许是多一层工作。但如果试试再也不必提交纸本会议摘要的话,是不是减轻了大家的工作?要突破这点的话,可以怎么做?
        (考虑取消纸本提交)
每个转型的阻力,几乎都来自人。没有经验的人害怕,有经验的人也害怕。
        没有经验的人害怕不会用。有经验的人害怕设计得太厉害繁杂,影响实际性。但人的心理很简单:这样的改变,对我有什么好处?
        当校内的老师们看见这样的改变可以给自己带来好处后,相信很多老师们会逐渐接受,并且适应起来的。
        切记,莫因为要改变而改变。想好好,目前遇见什么问题?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进?如何改进?用户可能遇见什么问题?
        千万别为了那区区的登入次数而贸然改变不需要的改变。得不偿失。

上帝爱你也爱我
共享。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重点介绍

学生课堂评估/学习进度记录

学生课堂评估/学习进度表格 样本即日起将透过 学生课堂评估/学习进度记录专页 传递。 特此告知 。(日后所有更新将在专页处理)            俗称rekod perkembangan murid (以前称为rekod transit)的东西。信息工艺TMK的部分,在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