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组教学,在很多人看来,可能就是可以东取一块,西取一块,然后这块教,那块教的学习模式。其实不必然的。
真正的模组教学,编者看来,不是这样进行的。而是每个单位,每个单元,其实是可以独立存在,但又可以互相关联进行的学习模式。
来,我们实战讨论。
试想像,某科目有3个单元。这三个单元都有自己的内容或技巧需要孩子们掌握的。但在这三个单元中,老师先将某单元的技能与学习表现,变成学习的模组(留意),进而确认学生可以透过学习的模组,表现出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技能与表现。
换句话说,老师们能不能透过这科目中的每一个单元,设计出适合表现出学习水平和技能的课业或活页呢?
谈到这里,我也申明,这样的看法,不是要叫老师们累死,而是希望大家有一个不一样的看法。但,老实说,这样的模组教学,在语言课上,其实又带来了一枚震撼弹:是不是要叫语文课都支离破碎了呢?
无论如何,这都是个人的看法。在编写学习模组上,从来不容易。但只要条件俱在,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了。
编者就爱幻想:只要成功编写完整的模组(什么学习表现,相对表现学习水平,换句话说就是学生学习这个时候有什么需要完成的),那也没有白活了。可惜,就在人到中年的时候才稍微明白课堂评估的真正意义,就欠没有典当孩子们的学习就好。
共享共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